入秋养生的要点有哪些
入秋养生的要点有哪些呢?
入秋养生的要点有哪些呢?入秋饮食养生怎么做?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入秋养生的要点有哪些呢?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入秋养生的要点有哪些呢?
一、适当运动
秋季是运动的好时节,但由于秋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所以,早晚不易进行剧烈的活动(篮球、足球、快跑),以舒缓的散步、八段锦、太极拳为主,以身体微汗、不感疲劳,自感身体轻松为准。适度的运动是必要的,可以加速血液循环,锻炼心肺功能。
二、调节情绪
立秋之后,要做到“精神荣平”,即从容、平和的意思。中医讲“天人相应”,秋凉至,花木凋,阳退阴长,悲秋的心绪会弥漫整个秋天,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产生情绪低落,过度的悲伤、忧愁会使心情变得焦虑、抑郁,精神紧张,情绪低沉,多愁善感,均容易损伤肺气,出现咳嗽、胸闷、气喘、气逆等不适症状,所以要尽量保持心平气和,心情舒畅。
平时可以用玫瑰花、绿梅花、陈皮、炒麦芽等泡水喝以舒缓情绪。对于体虚、易感人群来说,在这段时间可以用黄芪、党参、太子参、西洋参等泡水喝,或服用玉屏风颗粒来补气固表,提高正气。
入秋饮食养生怎么做?
立秋仍处于“三伏天”的中伏,暑湿仍较明显,易出现四肢困倦乏力、头晕昏沉、口中黏腻不爽、腹胀纳差、舌苔偏厚等脾虚湿盛的表现,我们可以从饮食、药膳等方面来健脾化湿,预防疫邪。建议大家平时可多吃丝瓜、莲藕、冬瓜、黄瓜等,加强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牛奶等。同时,避免吃可能损伤脾胃的冷饮、冰水、冰西瓜等,日常可以用百合、莲子、山药、绿豆、赤小豆、薏仁等共同煮水或煮粥喝来养阴润肺,健脾化湿。
入秋养生食品是什么呢?
1.青红萝卜煲生鱼
材料:白萝卜300克、红萝卜300克、生鱼1条(约500克)、猪瘦肉100克、红枣6个、生姜3片。红、白萝卜去皮洗净,切为厚块;红枣洗净去核稍浸泡;猪瘦肉整块洗净;生鱼去鳞、鳃、内脏,洗净,晾干水,下油锅微火稍煎至微黄。然后一起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两个小时,加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2-4人用。
2.清蒸羊肉
材料:羊腩、白萝卜、香葱、盐、胡椒粉、鸡粉。将羊腩煮熟,白萝卜过水煮熟;改刀装入蒸碗中,加入羊肉原汤调味;上笼蒸40分钟,出锅撒葱花即可。
营养剖析:羊肉萝卜堪称绝配,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以及铁、锌、硒等矿物质,是秋冬进补的佳品,B族维生素的协同作用对能量代谢、生长发育,神经系统调节均起着积极的作用。配以性味含量的白萝卜能去除羊肉的甘温,同时起到营养互补的作用。白萝卜中的芥子油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并且富含维生素C,能更好的促进羊肉中铁元素的吸收,提高人体造血和免疫功能;萝卜中含有的纤维木质素,有很强的抗癌能力。
入秋养生居家保持空气新鲜洁净
秋高气爽,适合给居所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洁净。同时起居也要注意早睡以顺应阳气的收敛,而早起使肺气得到舒展,防止收敛太过。在白天天气仍然炎热的时候可以继续使用空调、电扇等来达到合适的温度,而夜间气温凉爽时,可以适当开窗通风,既节省资源又保证舒适。
入秋养生运动散步慢跑最安全
秋季温度合适,是开展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具体的运动方式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通常来说散步、慢跑是比较安全的运动方式,而有运动基础的人可以选择在天气好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如跑步、登山、远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