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案网 > 短美文 > 日记 >

小学生清明节的认识日记

时间: 新华 日记

写日记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压力,减轻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这里提供优秀的小学生清明节的认识日记,方便大家写小学生清明节的认识日记参考。

小学生清明节的认识日记篇1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快到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禁让我们想起了长埋在地下的英烈们。

有一首歌唱得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然而,没有那些为了人民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又怎会有今天的新中国呢?

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敌人千方百计想使他供出同志,可刘胡兰昂首挺胸,义正言辞的说:“办不到!”敌人恼羞成怒,命令把机枪对准群众,要把他们都杀了,刘胡兰斩钉截铁地说:“不许伤害群众!”然后从容不迫地走向铡刀,英勇就义。

董存瑞担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顺利完成了规定任务。却突然遭到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的封锁。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毅然抱起炸药包,冲了过去,前进时左腿负伤。由于桥型暗堡距离地面超过身高,无法放置。危急关头,他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炸毁,他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一跳前进的道路。

一心为民,英勇就义的烈士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用殷红的热血,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是他们铸就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现在的繁荣昌盛,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新中国现在的辉煌!

我们一定会记住你们的,我们一定会继承你们的遗愿,继续将新中国发扬光大的!你们安息吧!

小学生清明节的认识日记篇2

今天,是一个非常隆重的日子——清明节。我、爸爸和妈妈要回家做清明。

清明节的意思是祭拜祖先,清明节的由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这个传说。

我们大约坐了一个小时的车子才到老家,到了老家我和爸爸就先去买了些纸钱、香和鞭炮。先开始要用火把几张纸烧着,火苗非常的小,后来被风一刮就变得越来越大。纸钱烧完了,然后就把香点着插在祖先的坟前,最后把鞭炮点着,就可以在祖先的的坟前鞠三躬就可以了。

清明节有意思吧!

小学生清明节的认识日记篇3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后来,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

小学生清明节的认识日记篇4

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和爸爸,妈妈还有奶奶一起包清明果。清明果是我们家乡人过清明节必吃的食物。

清明果的皮很特别,是绿色的。那为什么是绿色的呢?因为是用绿色的艾草汁和在面粉里做成的。清明果有很多种味道的,有红糖馅儿的,白糖馅儿的,还有肉馅的。

我不仅喜欢吃清明果,也会做清明果。首先把面皮放在手心里,再放点馅儿在面皮上,最后在把面皮捏起来。我会包兔子,还会包小狗的呢!这样就成了绿色的兔子和绿色的小狗了,哈哈,可真特别!我喜欢吃清明果,也喜欢家乡的清明节。

小学生清明节的认识日记篇5

每当4月4日清明节的时候,我们一家子就人和亲戚一起去拜山。

在一路上我看到人们有的拿“金银衣纸”,有的拿生果,有的拿着烧猪,香……等等这些东西拿到山上拜祭祖先。我爷爷的坟墓就在我家附近的游泳池对面,不用说很快就会到。平时不是清明节的时候山上都是静悄悄的,到啦清明节的时候山上就热闹起来啦。

来到山上我们先把坟墓整理好打扫干净,把祭品放好然后我们一家人和亲戚每个人拿着三支香向坟墓拜啦几拜。我许啦一个愿望,我希望爷爷在天之灵保佑我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科都考一百分。

接下来就把那些“金银衣纸”人部烧啦,最后放花鞭炮啦,那鞭炮的响声把我吓啦一跳。

在回家的路上我很想念去世的爷爷,希望爷爷在另一个世界里过得更加好。

小学生清明节的认识日记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遇断魂。”每年4月5日清明节,是人们扫墓的时刻。

今天,我和爸爸去村子后的寺庙里拜佛,刚到寺庙,我便闻到一股烧香的味道,我还看见了许多年轻人在庙里,烧香,拜佛,还有老爷爷,和尚在读经书。

我们下午还去了烈士园,看到了许多人在扫墓,在烧香,拜祭故人,还有许多人在革命军东纵队烈士墓碑前献花,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而牺牲!我们要向他们致敬。清明节拜祭祖先,是对故人的一种尊敬和怀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小学生清明节的认识日记篇7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由于清明节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清明的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扫墓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慢慢地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小学生清明节的认识日记篇8

这次的101体验课,我们是制作清明果。我昨天梦见我和胡琪娅一组(我们都是组长,当然是不能在一组的,原因我不知道),但梦和现实常常都是相反的。

到了101课,奶奶如约来了。我们跟着她学起了清明果。我就是碗捏的漂亮一些(当然,只有一两只),馅放得满一些(这也不算优点了)就没其它的突出的“表现”了。我捏的清明果每只奶奶都摇摇头,呜——我好沮丧——

这节课101好玩!

小学生清明节的认识日记篇9

今天,由于没时间回老家,我就和妈妈一起去看了荆州的墓地。

一到墓地,我就听到放鞭炮的声音。听说扫墓的过程是这样的;一、烧香,二、拜祭,三、把纸做的花绕在墓碑上,四、放鞭炮。

我发现了四种墓,一种矮矮的,银色。另一种高高的,黑色。还有一种更高,也是黑色。最后一种又高又粗,任是黑色。

有的墓碑上有照片,刻的字、鲜花和烧完了的香四种东西。有的墓碑上面只有照片和刻的字,可能他们的家人一时半会赶不回来吧。有的是空墓,也许它还没有主人呢!!!

明年,我一定要去看望我去世的家人!

小学生清明节的认识日记篇10

清明节那天,咱们回到爸爸的老家。咱们先去山上烧了纸钱祭了祖,然后就在山上玩。

爸爸在山上看风景, 姐姐拿着相机在拍一只美丽的蝴蝶,我拖着铁锹乱挖坑。妈妈说:“别乱挖了,铁锹给我,看我给你挖个”鸡腿“吃吧。”这鸡腿是指根长在土里像鸡腿的一种脆甜植物。 我和妈妈开始寻找鸡腿,找了半天没找到,却发现好多蒲公英,绿色的蒲公英开着小黄花,有的花都结果了。我喊姐姐快来吹降落伞。姐姐跑过来,摘了一个蒲公英的降落伞边吹边说:“我来帮蒲公英 妈妈的孩子走遍天涯!”我也摘了一朵蒲公英吹起来。我和姐姐玩得正开心,忽然听见妈妈喊:“你们快过来看,这里有迎春花!”我和姐姐跑过去,看见两棵迎春花正开着。这迎春花和新蕾公园不同 ,它的花瓣是黄的,花蕊却是红的,很漂亮!看完花,妈妈说:“我带你们去摘芽芽碰,抽水毛葱!”田野里,山上,芽芽碰很多,妈妈挑最肥的摘给咱们,去掉上面的叶子,再剥掉芽芽碰的皮,放进 嘴里吃起来,又脆又甜,清香满口。我和姐不停地吃起来。妈妈看咱们吃得差不多了,说:“咱们去抽毛葱吧。”毛葱是茅草的花苞,可以吃,但是,如果它盛开了就不能吃了。咱们在田野里找了半天 ,只有妈妈找到了几根毛葱。剥开毛葱或绿或红的叶子,露出里面白白的毛葱,放进嘴里嚼,感觉软软的,嫩嫩的,很清甜。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咱们要回家了。我好想再玩一会。我觉得清明节踏青玩的真开心呀!

小学生清明节的认识日记篇11

今天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去老家扫墓。我们先给爷爷的爷爷烧纸,然后给奶奶的的爸爸烧纸,再给奶奶的妈妈烧纸,最后给我的太爷 、太奶烧纸。路上我还看见了许多窑洞,有很整齐的,还有许多凌乱的,爸爸告诉我整齐的是住人的,凌乱的是养牲畜和家禽的。

爸爸带我走了他上小学的`路。这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很难走的山路,大约有两公里。路边的植物大都是刺枣树,上面有尖尖的刺碰上去很扎手。我们一路小跑大约走了20分钟,我对爸爸说你小时候可真辛苦呀!我现在上学都是坐车,和爸爸相比幸福的多了,我以后一定要更加好好学习。

小学生清明节的认识日记篇12

今天,我和奶奶、妈妈、妹妹一起去姑姑家包清明果。

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学会了包清明果。接下来,我来教你做清明果,先把清明果团搓成圆圆的形状,就像一个小皮球一样,再把它捏成鸟窝状,往里面放一些好吃的菜,然后把皮合到一起,用力捏紧,最后用两个手指头一按就大功告成了。清明果煮熟后,闻起来真香。吃一口,实在太美味了。

小学生清明节的认识日记篇13

清明节一到,气温升高。我去了老家,我还学会了一句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我和哥哥、伯伯、姨妈、妈妈、姥姥去踏青,一路上看着美景。在小河对面,一片绿油油的麦苗铺到天边,阳光下风儿像童话里的仙女,用温柔的手抚摸着麦苗。

我们来到菜园里,看见各种蔬菜都长出来了。小草从地里钻出来,绿绿的,满地都是.

这次的踏青,我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呼吸到了,春天新鲜的空气。

小学生清明节的认识日记篇14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小学生清明节的认识日记篇15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356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