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案网 > 短美文 > 日记 >

怎么写日记元宵节

时间: 新华 日记

写日记可以帮助人们锻炼自控力和毅力,从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好的怎么写日记元宵节是怎样的?这里给大家提供怎么写日记元宵节,供大家参考。

怎么写日记元宵节

怎么写日记元宵节篇1

今天是元宵节,学校特别为我们准备元宵作为早饭。老远的,我们就看见盘里的元宵,眉开眼笑地奔向饭桌。旁边的同学急忙抓起勺子,“贪婪”地往碗里舀了多个,刚准备放下勺子,又停住了,小声地说:“哎呀,还是再添一个吧。”我接过勺子,望了望盆里所剩不多的元宵,又望了望周围还空着碗的同学,眼睛重重地闭了一下,狠下心只舀了五个。

没舀几个人,盆就见底了,只好去打了。拿着空盆的同学灰头土脸地走向门边,当他看到那里早已有同学蜂拥而至时,最立即变成了“o”型。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手伸到打汤圆的阿姨面前,身子却还被及在外面。他回来的时候脸通红,也只不过打了三个。奇怪的是,居然没有一个人舀到自己碗里,而是吃起了平常碰都不碰的鸡蛋。有元宵吃的同学,一面同情似的望着没有元宵吃的同学,一面又一个接一个地整个吞下芝麻馅元宵,生怕别人抢了去。

我梦似地吃完了早饭,回到了班上。一天下来,上课和平常没什么两样,只是周围小区放的爆竹格外的响亮。到了放完学的时候,走读生早早地收拾书包回家了。有些住校生发了疯似的到处找班主任,嚷嚷着要回家过小年。

我家离学校太远了,更何况明天就要回家了。然而今天的晚自习异常的无所事事,我发呆似的凝视着窗外灿烂却转瞬即逝的烟花,从未觉得她是如此的动人,挑动我的心弦。元宵节,没有妈妈亲手为我端上的豆沙馅汤圆,没有无聊却还是喜欢看得“元宵喜乐会”······这一天,梦似的过去了,然而心里却总是空荡荡的。

怎么写日记元宵节篇2

今天是元宵节,我非常的开心。爷爷帮我买了2盏孔明灯。

上午,奶奶做了饺子和圆子,我和小妹妹玩兔子灯和元宵灯。晚上,全家人一起看元宵晚会。吃晚饭,我和妈妈去逛街,我们看见树上挂起了一个个大大的红灯笼,我们还去了公园,看了灯展。

我们看到人们在舞龙狮,还看见了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在放孔明灯。于是,我和妈妈也拿出孔明灯,把孔明灯放飞在漆黑的夜空中。孔明灯越飞越高,远远望去孔明灯像一颗颗小星星一闪一闪的。今天真是一个快乐的元宵节啊!

怎么写日记元宵节篇3

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习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为了“添丁”。福州一带已嫁女未生男者,娘家多于正月初以观音送子灯送之,是谓送丁;嫁后已生男者,娘家可送各式的灯,谓“添丁仔”。闽南各地给新嫁女送的是一对白芙蓉灯,给嫁后已生男者则送一红一白的。灯内点有蜡烛,弄不好会把灯烧了。花灯失火,通常被视为喜事,叫“出丁”,白灯失火视为生男吉兆,红灯失火视为生女吉兆。那当然是人们一种愿望的表达。

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灯节中还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即在元宵夜里,村中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当年生男孩的小媳妇,必须穿红着绿,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岁大的老妇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说吉利语,从大祖词堂的灯棚下走过,一展风采。其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向祖宗也向乡亲介绍新媳妇。至于已生男孩的小媳妇也过灯脚,在于告慰祖宗。

怎么写日记元宵节篇4

元宵节那天晚上,妈妈带我去金山公园门口看花灯。

瞧,我带的是一只公鸡灯,它昂着头,正在啼叫,好像也在欢迎元宵节的来到呢!这只公鸡灯有着红色的鸡冠和尾巴,它的鸡冠红得像一团正在燃烧着的火焰,它的尾巴看起来很柔软,宛如小姑娘的辫 子,可爱极了!公鸡灯在灯光的照耀下发出了五颜六色的光芒,显得更加美丽。它还会唱歌呢!你听:“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到了金山公园门口,一片灯火辉煌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美丽极了!有人玩的是兔子灯,有人玩的是老鼠灯,有人玩的是荷花灯,各式各样,五彩缤纷,其中最有趣的要数小狗灯了。你看,那位小女 孩牵着一个小狗灯,小狗眼睛一眨一眨的,仿佛真的一样。它那双活灵活现的大眼睛犹如两颗钻石在闪烁着。它穿着粉红色的连衣裙,扎着红色的蝴蝶结,可讨人喜欢了!小女孩将它一提,它就亮了起 来,嘴里还“汪、汪、汪”地叫个不停,好像在说:“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这真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元宵节啊!

怎么写日记元宵节篇5

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中时,余兴未尽的又迎来了中国另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人们称夜晚为‘宵’按照中国的传统,在这一天里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还要出门赏月,燃放烟花,囍猜灯谜,共吃夜宵,合家团聚,共庆佳节。

今年也不例外。元宵节的夜晚,我和妈妈来到了街上。街道上人山人海,在一家大超市的门前,举行了猜灯谜活动。我和妈妈连忙挤了过去,你那里早已围得水泄不通。我抬头看到一张谜纸:我的心——打一字。我心里想:我就是吾,吾字加一个竖心旁就是“悟”字。我连忙把谜纸揭了下来。挤到阅奖处对答案,果然对了,经过我和妈妈的挤次脑力大作战,我们抱着五六件礼物回家了。

回到家,我们全家围着吃元宵,妈妈把煮好的元宵端到了每一个人的面前,那热腾腾的的元宵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爸爸说:“这吃元宵也是有学问的。四个表示四喜临门,把个表示八面玲珑,十个表示十全十美。”随着爸爸的话,我把元宵送进了嘴,那馅甜到了我的心里。

吃过元宵,大家都来到楼顶,一边看烟花一边闲聊,大家都沉浸在了节日的欢乐中,到处都洋溢出一种愉快的气氛。

元宵,是新年后的第一个满月,它寄托着人们的完美心愿,象征着合家团圆。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和和睦睦。

怎么写日记元宵节篇6

今天下午,我们班第一节课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猜灯谜大赛。我们大家都高兴的又蹦又跳。

老师先给我们分了组,一共分了四个大组,我被分在了第三组里。老师先让杨清去出灯谜,他说完后,我们大家都高高的举起手来,老师说让他自己找人猜,他先找的武强。武强说是香皂。杨清摇摇头说:“不对。”他又叫起了第二组的贾飞。贾飞说:“那一定是牙膏吧。”杨清冲老师一边点头一边说:“对了。”老师在黑板上给第二组加了一个小三角。

接着第二个来到讲台上读谜语的是李名。李名说完后,有的同学在本上写着画着,有的同学用手拖着头思索着……就在这个时候,第二组的李林自告奋勇的举起了手,满有把握的回答:“是“北”。”李名点了点头。老师又给第二组加了一个小三角。接着老师又问李林为什么是北。李林一边在黑板上写着一边给我们解说。他说完后我才恍然大悟,心想:咳,我怎么没想到呢。

最后,还是第二组以七个小三角获得了胜利。

怎么写日记元宵节篇7

热闹的气氛,欢歌笑语的人们,这样形容元宵节一点也不错。

听妈妈说本次元宵节要举行一次扭秧歌大赛,许多矿的秧歌队都参加呢!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准备和姥姥起早去看扭秧歌。

元宵节那天,我和姥姥起了个大早,急促地穿好衣服、洗脸、吃饭、收拾东西。我们来到了市委门口,啊!我大吃一惊!街道两边早已人山人海了,我们找了个好位置等着比赛开始。

开始了!开始了!我兴奋得直拍手。只见第一个出场的是新建矿的秧歌队,有一辆车,车上坐着几位老先生在吹唢呐,打鼓奏乐。秧歌队的阿姨和老奶奶挥舞着鲜艳的大扇子,走着一式的步子,穿着一式的服装,戴着一式的装饰物,她们的脸蛋冻得通红的,但她们全然不顾,扭得仍然那么认真,那么兴奋。我兴奋无比,不停赞叹:“太好了!真漂亮!”我一边观赏着扭秧歌,一边把这队和那队比一比,看哪个队扭得好!扭秧歌真喜庆!有肥胖的猪八戒,瘦瘦的孙悟空,中等的沙和尚和唐僧,大花轿、骑驴等有意思的人物。每个秧歌队都发挥出了自己的表演,这劲头真足!

观众们议论纷纷,对这次比赛赞不绝口。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与幸福。

这次扭秧歌真有趣!真喜庆!它为本次元宵节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怎么写日记元宵节篇8

今天是元宵节,妈妈给我买了许多元宵,有黑芝麻的。有五仁的。有豆沙的等等。

晚上,妈妈给我煮了元宵吃,元宵圆圆的,像个小雪球,别看它小,味道可好了。

吃完元宵后,我从网上查找了关于元宵节的介绍,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在我国古代,每年到元宵节的日子,人们都合家团圆。猜灯谜。耍龙灯,来庆祝这美好的日子。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元宵节呀!

怎么写日记元宵节篇9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有非常多习俗:吃元宵,观灯,看烟花……

晚上,爸爸妈妈与我一起去将军广场与滨河公园观灯。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挂满了灯笼。将广场上,左权将军被人雕刻的栩栩如生。广场上,有:财神爷,人说山西好风光,文艺戏曲,转灯,形象逼真的财神爷灯下,还有人跪着烧香呢。等虽然不多,但非常吸引人。

滨河公园内,灯火辉煌,把公园里的树装扮成灯的世界,我觉得最好的灯有:二十四孝,介绍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孝,辽阳八景介绍了左权的旅游景点,五台山大雄宝殿,大成殿……他们各个都有自己独自的特点,路上挂着灯,灯上有灯谜与优美的诗句。

元宵节夜晚的灯,比平时的灯格外亮。

怎么写日记元宵节篇10

晚上,妈妈煮好了汤圆,我咬了一口汤圆,烫死我了,热呼呼芝麻陷往外流,我等了一会儿,汤圆都凉了,我一口把我刚在没吃完的汤圆吃完了,真好吃,我又狼吞虎咽的把剩下的六个汤圆给吃点 了,我吃完汤圆,我又把煮汤圆的汤给喝了。

我又把电视机打开,看了一会儿电视,爸爸回来了,爸爸说:“赶紧出去看灯吧。”我和妈妈穿好衣服裤子,出去看灯了,我和妈妈走到了外面,我看见了许多孔明灯,不一会儿,别人又拿着鞭炮 放烟花,烟花飞到天上,砰地一声,烟花散了,火花没了,然后,天上有闪着亮晶晶的小星星,我又看见一个鞭炮飞到天上,砰地一声,散了,像流星垂了下来似的。我和妈妈走着走着,看见一个卷着 的鞭炮,把鞭炮扑到地上,用火点燃火药,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火药爆炸了,等火药烧没了。我和爸爸妈妈走出小区,走到街道上,街上热热闹闹的,车来来往往,电灯上装饰了各种形状的灯,小脚 丫形状的、荷花荷叶形状的,我和爸爸妈妈走着走着,看见有一个人打开罐子,那个人离罐子远远的,忽然,罐子里蹦出火花,里面的火花是绿色的,外面的火花是红金色的;妈妈说:“回家吧。”我 就和爸爸妈妈回家了。

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怎么写日记元宵节篇11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去买了汤圆,回来了我们就开始煮汤圆,汤圆又大又小,大的是黑芝麻馅,小的里面什么都没有,不过,我们还是很喜欢的吃汤圆。

我喜欢在汤圆里放一点蜜,然后等它们溶化之后再吃,我和蜜水一起吞进口里,一吃下去先吃到甜甜的蜜水,这甜甜的蜜水特别好吃,然后吃甜甜的汤圆,我们一进口然后慢慢地咬了一口,吃完了,我就开始泡优乐美奶茶。

喝完了我们又开始吃汤圆,我吃了几个汤圆,然后我去玩烟花,我们看见草坪上有很多人,我们放完了就回家去了。

怎么写日记元宵节篇12

傍晚7:00多,我刚刚吃完饭,天空中响起了炸雷一般的响声,嘭!嘭!嘭!每一家接二连三的放起了烟火!我早知开始放了!于是赶忙停下手中的筷子,冲出饭厅和爸爸、弟弟跑到楼上观赏起烟火来!因为我家在这一带是属比较高的楼房!我站在楼顶上一切景物尽收眼底!烟火升起来了!有的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有的像萤火虫般满天飞舞,有的像一座雪山炸开了一般!最有趣的还要算“老鼠跑”了!刚开始是白色像火箭一般射上天空!随即便像老鼠遭人攻击一样四处跑开!不一会儿便没了踪影。看的要数“大礼花”,朵朵犹如火山爆发,嫣红、翠绿、金黄,“一座山”连“一座山”爆发出来!如流星般四散,衬着漆黑的夜幕,艳丽夺目!把漆黑的夜晚照成了明亮的白天!我们看后无一人不发出赞叹声!最使人耐人寻味的要属“导弹”了,先是一束白色的烟火串上天空,而后便在空中爆炸,最后销声匿迹……

看完了别人的烟火,我和弟弟也把自己的烟火拿出来放了!我拿出了“冲天炮”,点燃后,像流星般射了出去,后面还拖着长长的“尾巴”!五彩缤纷!弟弟拿出了“圣诞树”,发出了强烈的火花!颜色各种个样!像喷泉一样,时高时矮,时亮时暗!火花从“天”而降,像无数条珍珠挂在天空!落下时像天上的银河一样!闪闪发光!

还放了“雨花”就像仙女散花一样,从空中落下来,时而“花”心中还绽开“小花”,如花蕊一般。还有的像“UFO”一样闪过去,速度快的眼睛跟不上,有的像陀螺一般“疯狂旋转”……在夜幕中,家家户户的烟火就好象在比“美”,一家比一家壮观,一家比一家希奇……

终于放完了烟花,四周也静下来了,看到这美丽的烟花,让我想起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元宵晚会已经结束了,但那欢声笑语,久久缭绕在我们窗前……

怎么写日记元宵节篇13

今天是农历的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的节日元宵节。而元宵节有很多习俗:吃汤圆,放烟花,看花灯,猜灯谜。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猜灯谜,因为猜灯谜不仅可以自己猜谜面,如果猜对了还可以得到礼物。

我来到了活动站,刚一进门就被一片大红灯笼所包围,一个个红灯笼上挂着一张张纸条,一张张纸条上有一个个谜语,看得我是眼花缭乱。突然,我和一个谜语撞来了个正着,我想:既然会撞上,那就是有缘,那就想这个吧。这个谜语是“双木非林心相连”(打一字)。我埋头苦思却百思不得其解。两个目再加一个心,是不是想字。我便接下纸条,拿到了主持人面前:“这是想?”主持人反问我:“你为什么会认为是想?”我说:“你看,两个木,就是木目,心相连就是下面那个心”主持人问:“你确定?”我忐忑不安的回答“我……确定?”主持人大叫“答对了!让我们来恭喜这位幸运的小朋友”“哦耶!”我欢呼起来,一蹦三尺高。主持人送给我了一个大红灯笼,我手里拿着灯笼十分高兴,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因为这是我自己通过我的智慧得到的,在走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自恋着:“哈哈,我真聪明!”

猜灯谜真有意思,明年的正月十五我还要来,我会猜得更棒的!

怎么写日记元宵节篇14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我可高兴了!

吃完香喷喷的汤圆,我们早早来到了体育馆,体育馆张灯结彩,灯光闪烁,还有各式各样、形态各异的兔子:有的兔子手里各有一副对联;还有的兔子一副酷酷的模样,正摆着POSS呢!其中我最喜欢的花灯是有两只小兔子组成的。她们穿着红色棉袄,代表着喜气洋洋。一只手里高举着火把,似乎想在黑夜里为人们照亮前方的路。另一只手里提着个灯笼,正在给大家拜年呢!

看完花灯,精彩的烟花表演开始了。“砰!”烟花炸开了,只见天空中一道道五彩缤纷的火焰,有的像倒挂的瀑布飞流直下,有的像满天的流星闪烁不定。有的像飞舞的雪花飘飘洒洒,还有的像金色的巨龙上下翻滚,让我看得眼花缭乱!

灯会结束了,我们望着依旧灯火通明的体育馆。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怎么写日记元宵节篇15

说来也怪,今年的元宵节,妈妈既不为我做元宵,也不带我去观花灯,偏要带我去邻居杨伯伯家做客。我迷惑不解,踏着皎洁的月光,跟着妈妈来到了杨家。

一进门,咦,今日气氛与往日不同。瞧,大人们忙着做元宵,尽管额角沁着汗珠,脸上却挂着微笑。院子里,坐满了左邻右舍的人,洋溢着愉快的笑声。我好奇地问杨伯伯的儿子小思:“你家有啥大喜事?”小思神秘兮兮地说:“嗯,等会你就知道了。”

一阵爽朗的笑声打断了我们的谈话。院子里来了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我正仔细打量着这位陌生的爷爷。“这是小思的‘台湾爷爷’。快叫杨爷爷。”妈妈推了下我。我急忙别扭地问了生好,大家都笑了。

“吃汤圆咯!”伯伯端着汤圆。杨爷爷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地道的家乡“元宵”。月光轻轻地洒在他的银发上。啊,今晚的月亮真美,一轮玉盘似的月儿高高地挂在幽蓝的夜空,好像有人捧着玉盘在缓缓前行。杨爷爷望着明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讲出了一段揪心的往事:“1948年,我抛下了妻子和未满周岁的儿子到了台湾,饱经苦难。虽然在金门创下了一点家业,但笼罩在心中的阴影却挥之不去。‘月是故乡圆’呀,每当我眼望明月,总是思绪万千,彻夜难眠。”杨爷爷颤抖着拿出一个红布袋,告诉大家,这是他当年从家乡带走的泥土,多年来,一直珍藏着。他把袋里的泥土洒在院子里,激动的说:“家乡,你的游子终于回来啦!”

望着杨爷爷眼角上的泪花,我仿佛看到了月光下波涛汹涌的海峡,我仿佛听见了海峡两岸尽早实现“大三通”的热切呼唤。

356861